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6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06月07日

教育联盟共叙“胥河情”

一条胥河,静静流淌了上千年。一份教育理念,默默滋润了几代人。两所乡村小学,伸出手轻轻相握。

5月中旬,安徽郎溪,胥河情教育联盟社渚小学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在梅渚中心小学举办。这堂课的受众不仅是三年级的学生,同时还有二十位老师。

事情好像很奇怪,每学期都要互相开展多次教学交流的两所小学却并不在同一个市内,甚至不在同一个省内。一个是位于安徽郎溪县梅渚镇的梅渚中心小学,另一个是位于江苏溧阳市社渚镇的社渚中心小学。

从学校名字上就能看出地理位置过于接近的痕迹。事实上也是如此,两个学校仅距离12公里,开车不到20分钟。虽然划归不同省份,但两地的交流却如同毗邻的胥河一样源远流长。

偏远落后、师资不足、条件有限……提起乡村小学,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这些却没有能阻拦住无数个基层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脚步。

2014年4月,溧阳市名师工作室来到梅渚中心小学开展活动,推动郎溪县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在双方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两地学校加多了交往的频次。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课堂观摩活动了,但梅渚中心小学的师生都能记得每一次的收获。

“江苏老师讲课细腻清晰,善于引导同学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我收获到很多。”活动当天,梅渚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邱婷婷这样评价道。

不仅在课堂教学,在学校管理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苏皖地区也互动频繁。“胥河情”教育联盟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校长和教导主任联席会议,商讨教研合作事项,开展不少于三次的教学交流、课堂观摩、学术沙龙、主题报告等活动。

“我是从农村考出来的,我想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多考虑一点。”提起做这件事的初衷,梅渚小学校长张远冰的想法略显朴素。

他介绍,始建于1912年的梅渚小学曾几经命名,校址不断更迭,但“重教传道之风不绝,桃李芬芳遍地,人文荟萃绵延,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

也许是在过去困难的年代下,梅渚中心小学都不曾轻视教育。面对如今学校现状,这使得张远冰更想主动地做一些事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共同牢牢兜住保障义务教育公平的底线。”

在经过一系列活动开展及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4月14日,由郎溪溧阳双方教育局签头、两地相邻的十一所学校,其中溧阳七所,郎溪四所,共同组建成立“胥河情”教育联盟,并在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举行了第一次小学组的研讨活动。

不仅如此,苏皖合作示范区方案出台以后,两地名师工作室合作已走向定期化、制度化,目前已开展活动5次,参加人员达150人次,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我们靠得近,是很纯朴的校际感情交流,就是想互相听听课,了解两地差异,取长补短,促教师学校共同提升!”社渚中心小学校长尚荣介绍,社渚梅渚两地采用了“就近入学”的原则,溧阳学生能享受到的政策,郎溪的学生都能同步享受。

据了解,自“胥河情教育联盟”成立以来,通过教育管理交流、课堂教学展示、教育文化沙龙、家长学校讲堂等方式,定期开展由两地学校轮流承办的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交流活动25次,参加人员达860人次。

从两个学校到十几个学校,从几个人到一批人,从“点对点”到“面对面”……

联盟之下,苏皖之边,书声琅琅,胥河流长。

(转自5月30日工人日报客户端 施院生 陈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