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版:郎溪/文史

2022年06月24日
湖滨斋公园
■ 陈宝根 搜集整理
湖滨斋公园座落在上龙村民组,三间草庐的四周,是一片幽深的竹与树的林子。
以草庐为中心,左边是丛丛灌木和挺拔秀颀的毛竹,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右边是两三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几十棵冬青树;屋后山上,全是参天如伞盖的一大片四季常青树;紧挨草庐流水沟的西南面,四十余株棕榈树,像四十多个人撑着深绿色的伞立在那儿。远远望去,这园林象一颗硕大的翡翠宝石,镶嵌在白浪滔滔的南漪湖畔的山坡上。这占地三十余亩的人间仙境,春日鸟语花香,夏季清爽宜人,秋来红叶似火,寒冬松竹清秀,它“结庐在人境,并无车马喧”,确实有点象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湖滨斋公园内,更有一奇景观,是斋公长时间挑土堆成的一条大龙,身长约八、九丈,头高一丈五尺,龙头向西,望着碧波荡漾的南漪湖。所谓龙头,其实是斋公父母的合葬墓,墓碑上除碑文外,酷似龙口,关于这龙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天旱时,它会源源不断地向南漪湖内喷吐甘霖;地涝时,它又吸进南漪湖内多余的洪水。龙身上那遒劲弯曲的簇簇雀梅,更增添了龙的动态美。东面,龙身最后部有一棵树,很象龙翘起的尾巴。在龙口前面五米处,还有一枚硕大的用土堆成的直径约一丈八尺、高约一丈二尺的龙珠。
草庐后面是陡峭的山壁,凿有几个大洞,洞门也是大青石,上面雕着双龙戏珠的图案。
这就是湖滨斋公园。名称的由来,与一斋公有关。这里居住着斋公,并非是庙祝,而是一位姓赵名邦的吃素的隐者。长期以来,人们就称之为“斋公”了,而这座生气盎然的园林也称之为“斋公园”。
斋公园是斋公刻意所为,象征“青龙腾湖”,更有天遂人愿之意。
◎ 《今日郎溪》郎溪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皖ICP备1200130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