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郎溪中学: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全面提升
郎溪讯 近年来,郎溪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统揽学校一切工作,以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为抓手,将党的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组织带动,将党支部建在“年级部”上。在3个高中年级部、直升部和行政部成立5个党支部,为党员扁平化管理、日常教学探讨、破解教学矛盾创造有力条件。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校长担任校党委书记,统抓党组织建设,实行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制度,5名党委委员联系5个支部,指导、检查和督促政治学习、党员教育、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及落实党委的决议、决定等,确保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常态化。坚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学校管理层”梯次培养模式,成功将5名教师骨干发展为党员、1名优秀党员教师提拔为副校长。打造“6+X”活动阵地,即在支部活动室“六有”达标基础之上,另设图书阅览室、业余党校、谈心谈话室、道德讲堂等,确保阵地实用管用。健全群团组织,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组建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并动员教师、学生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学生会等,让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师生、每一片土地。
抓创新驱动,将党建品牌嵌进办学宗旨里。校党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以德育“内容系统化、方法多样化、模式网络化、专题专业化”四化建设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育人共同体”,培育出“润德育才”党建特色品牌,创新构建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四级联动”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效能,提炼出“爱校尽责、崇干尚教、精诚团结、追求卓越”的新时期郎中精神。坚持每月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会议、“三会一课”、全体教职工会议、年级部教师会议等形式组织开展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各支部党员赴沙桥支部旧址、夏桥苏维埃政府旧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党员身份意识和党性修养。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集中学习、志愿服务等,充分利用校史馆大厅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阵地,先后举办“百年风华、共颂长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系列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受众3000余师生。
抓示范引领,将党性锻炼融入教育教学中。校党委坚持将党员作用发挥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党员争当先锋,以实际行动做表率。校党委书记带头上党课,党员教师分别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研讨活动等。突出“育人先育己”,连续开展17届“拜师会”,组织党员教师骨干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加强互动交流,帮助提升能力。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学党史、讲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师生同讲党史活动、举办“寻迹郎溪‘三桥’ 追忆百年风云”师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以及党史知识测试等活动。带头抓好服务,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96名在职党员教师主动认领服务岗位,开展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美化校园 从我做”等活动,让服务接地气、出实效。先后在各年级部开展20期以“爱国”“诚信”“奉献”“感恩”“梦想”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让文明新风吹遍校园。加强学生业余党校建设,课程精心设置,由校党委班子成员和优秀教师授课,目前有2000余名学员结业,为党培养了合格的后备军。开展“两优一先”评比活动,党员争先进位意识明显增强,一大批党员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如:援疆党员教师戴松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援疆先进个人”“宣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宣城好人”,援藏党员教师戴军被中共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党员教师周虹被授予安徽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党员教师陈文静被授予宣城市最美教师等。
(宗禾)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