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8年07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特别/关注
2018年07月17日

再访宋家冲古村落遗址

■ 王祖清 文/图

因为乡土志书《姚村记忆》需要宋家冲古村落遗址的图片,而在2014年拍的电子档丢失,我不得不冒着酷暑和山蚊子的叮咬再访古村落遗址。

这个“疑似古村落遗址”就在我县姚村乡红旗村宋家冲组的一座毛竹山上,现有古石墙、古井、石臼、古墓等古迹遗存。

住在宋家冲的65岁的陈启发(曾在当地小学代课),他对古村落遗址应该熟悉。近日,我请陈老师作导游,一起上山再访古村落遗址。

宋家冲是一个青山环绕的狭长山冲。从宋家冲的村子中间,过一条小溪,循着东边的一条羊肠小道,逶迤而上,行约3公里,就到了半山腰的一块略显平坦的开阔地。陈老师兴奋地一挥手:“到了。”

进入视野的,是一道道用青石垒砌的石墙。一道,一道,高低错落,就像梯田。有的石墙保存完好,有的石墙已经颓废坍塌了。现存最长的一道石墙长约12米,高度在2米左右。有的墙角还完好无损,90度直角很标准。墙上墙下,青藤与荆棘共绿;墙里墙外,毛竹与乔木争夺地盘。

陈老师指着一道道残破的石墙说:“当年,这里肯定有不少石头房子,古人就住在这些石头房子里,什么野兽都进不去。哪个西侧,应该是个厨房,搞单干的时候,一个守护山林的人在那里挖出一摞子碗。”

在一道高高的石墙下方,陈老师发现了一口古井。水很清澈,可以看清井底的水草,水面还漾着几片竹叶,两三只亮亮的甲壳虫在浅浅地游泳。水,是生存的必备条件。古人在此安营扎寨,肯定是看中了这里有水。

“找到了!哇,好大一个!”再往上爬,陈老师一声惊叫,我循声看见:一尊石臼躺在遗址中心位置的平坦山体上。陈老师小心拔开掩在石臼上的荒草和藤蔓,叹惋:“破了,是个破的!”

“上面还有古墓。”陈老师带着我,一路踏过残砖碎瓦,爬坡、钻林,看了几处有碑记的古墓!

“这样的深山老林,是什么样的人在此居住?”一路探访古迹,一路向陈老师请教这个问题。

陈老师语焉不详:“应该是清朝末年,有人躲避战乱或人瘟,隐居这深山老林。”

“那,他们吃什么?”

“开荒种田。”随后,陈老师又带我下到此山的低洼处,指着一垄一垄有着梯田模样的“荒田遗址”向我证实:勤劳的先民隐居在此,自有饿不死的理由。“这是七亩洼,有7亩荒田,搞责任制的头几天,我们村的李秀富人口多,缺粮食,把这7亩田捡起来种了6年,以后就荒了 。”现在,这些古人和今人曾经垦种过的稻田,已经长满了灌木和毛竹。沧桑图景,令人感慨:真是三十年河东十四年河西!

石墙、石井、石臼、古墓,还有满地的残砖碎瓦,这些都在昭示着,久远以前,这里确是有着人的烟火。

下山途中 ,遇见打柴的76岁村民姚际仓,打听古村落的来龙去脉,他说的较为详细。他告诉我们:“这个古村落最兴旺的时候,人口发展到十八户,所以后人就把这个地方叫作‘十八家’。听我爷爷说,十八家的祖先就是我们姚村本土的姚氏,也就是我们姚家的正宗族人。爷爷说,哪年哪时候,一天夜里长毛子(太平军)闯进村子,挨门挨户砍杀,一个也不放过。结果逃脱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连夜逃进这深山,躲过一劫。为永远躲避战乱、躲避长毛子的追杀,夫妻俩就长期隐居深山。开始,他们用带去的一包油菜籽种植,依靠吃油菜苗子度日。后来想方设法从山下获得稻种,才开始在山洼里垦荒造田,播种谷物,繁衍生息。子孙增多,分家立户,人丁兴旺时发展到十八家。”

“后来呢,十八家后来又怎么样?”

“后来,后来就消失了,十八家不明不白地消失了。是个谜,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十八家,几十号人,是殁于瘟疫,还是集体迁移(迁至何地)?带着不解之谜,告别古村落遗址……

希望有关专家去宋家冲看一看,古村落遗址揭秘等着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